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徐梵澄(1909~  )


  湖南長沙人。原名琥,字季海,譜名詩荃。曾就讀上海復旦大學西洋文學系,又赴德國留學,除學哲學、藝術外,亦於其時始讀佛書。1932年回國後,譯出德國哲學家尼采的《蘇魯支語錄》《朝霞》《快樂的知識》及《尼采自傳》,並潛心於佛教研究。1945年前往印度泰戈爾大學任教,講授「歐陽竟無的佛學思想」。又研究世親《唯識三十論頌》,據法國學者萊維的考校本,參以魏、陳、唐三譯,經鉤稽譯成《安慧三十唯識疏釋》。後又學梵文,譯印度教經典《薄伽梵歌》。再入南印度捧地舍里的室利阿羅頻多學院,在執教之餘,專治精神哲學,探討法相唯識之學,出版多種著作。
  1978年末回國。先譯出《五十奧義書》,後又介紹室利‧阿羅頻多的思想與著作,作《室利‧阿羅頻多事略》,並譯其重要著作《綜合瑜伽論》第一、二、三、四部(第四部名為《瑜伽論》)等。此外,曾出版多種英文著作,如《孔學古微》《肇論》《唯識菁華》等書。除上述專著外,另有《異學雜著》一冊行於世。(姚錫佩)